2021年黨支部建設黨政活動黨史知識黨性教育輔導黨課 PPT:慶祝建黨100周年
2021年黨支部建設黨政活動黨史知識黨性教育輔導黨課,xx黨課 黨支部書記,遵義會議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 召開的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一次極其重要的擴大會議。是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挫的情況下,為了糾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傾領導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而召開的。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方面問題的會議 。這次會議,在極端危急的歷史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在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歷史上,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我們共產黨人的根本,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就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就是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就是對為人民服務的信守。” 信仰、信念、信任、信守構成了理想信念的科學內涵和具體要求。可以說,百年建黨的歷史告訴我們: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我們黨事業成功的“勝利之匙”、是我們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是我們黨思想建設的“管總開關”、是我們黨員干部的“第一標準”。,遵義會議,會議的歷史背景,全會改選了中央政治局,選舉產生了中央書記處,博古仍負總的責任。,此時,經過半年多準備的蔣介石,調集100萬軍隊,自任總司令,決定首先以50萬兵力,分幾路“圍剿”中央根據地的紅軍。1934年1月,國民黨軍隊對中央蘇區發起異常兇猛的軍事進攻。4月,國民黨軍隊逼近中央蘇區的北大門廣昌,中央蘇區在軍事上已陷入四面合圍。,面對國民黨重兵進攻,毛澤東、張聞天等人都不主張紅軍與敵軍死打硬拼。但博古信賴的共產國際軍事顧問李德沒有采納他們的正確意見,堅持“堡壘對堡壘”和“短促突擊”戰法,命令紅軍主力堅守廣昌。博古和李德以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紅軍總政治部的名義發布保衛廣昌之政治命令,要求紅軍同敵人“決戰”。,1934年7月,國民黨調集31個師的兵力,向中央蘇區的中心區發起全面進攻。到9月下旬,中央蘇區僅存在于瑞金、會昌、于都、興國、寧都、石城、寧化、長汀等狹小的區域之內,中央紅軍實施戰略轉移已成定局。,蔣介石哀嘆“此次挫折,凄慘異常,實有生以來唯一之隱痛!” 第四次圍剿失利,【紅軍長征的主要原因】,關于左傾主義,帶引號的“左”傾表現為脫離社會現實條件,急于求成,主觀地夸大革命力量,輕視敵人力量和客觀困難,采取盲動的冒險的行動.,1933年秋,蔣介石調集軍隊100萬人,對各革命根據地發動規模空前的第五次“圍剿”,以五十萬人重點圍剿中央革命根據地。博古和共產國際派來的德國人李德到達中央根據地,把持了紅一方面軍的指揮權,最初主張全面出擊,御敵于革命根據地之外,以陣地戰取代運動戰和游擊戰,同優勢的敵人死打硬拼,犯了冒險主義錯誤;進攻受到挫折后,他們又分散兵力,處處設防,節節抵御,犯了保守主義錯誤,使得紅軍處處被動,到處挨打,損失慘重。紅軍奮戰一年,沒能打退敵人的“圍剿”,處于危險境地。,由此可見:戰爭的勝負,關鍵不在于力量的對比,而是取決于正確的戰略戰術。,8.6萬余人,3萬人,湘江戰役后,中央紅軍仍按原定計劃,繼續向湘西前進。這時,蔣介石已判明紅軍的行動企圖,在紅軍前進的道路上部署了重兵。在此危急關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根據當時軍事態勢,力主放棄原定北去湘西會合紅二軍團和紅六軍團的計劃,改向國民黨統治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以擺脫敵人,爭取主動。 193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負責人在湖南通道舉行緊急會議。張聞天、王稼祥、周恩來等多數同志贊成毛澤東的主張,但李德等人拒不接受,堅持到湘西去。15日,中央紅軍占領貴州黎平。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開會議。經過激烈爭論,會議接受毛澤東的意見,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于戰略方針之決定,決定在川黔邊創建新的根據地。 黎平會議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意見,改變了中央紅軍的前進方向,使紅軍避免了可能覆滅的危險。,1934年12月12日,1934年12月12日,中央領導人召開通道會議,討論紅軍行動方向,李德主張從通道向北,與轉戰在湖南西部的賀龍、蕭克的紅二、紅六軍團會合。毛澤東堅決反對,認為國民黨軍隊已在那個方向部署重兵,力主西進,向敵軍薄弱的貴州進軍。這個建議得到張聞天、王稼祥、周恩來的支持。通道會議的當天,中革軍委向各軍團發布了西進貴州的命令。這是近一年多來中共中央第一次集體否決了共產國際顧問李德的意見,毛澤東第一次在中央高層會議上獲得多數贊成。,地點:湖南懷化的通道境內,通道會議,1934年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召開黎平會議。周恩來以主持者的身份,采納了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的意見,放棄與紅二、紅六軍團會合的想法,西進渡烏江北上。會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于戰略方針之決定,提出“新的根據地應該是川黔邊區地區,在最初應以遵義為中心之地區”。至此,紅軍的行軍方向從根本上扭轉了。6天后,中央紅軍向遵義方向移動。,地點:貴州黎平,黎平會議,1934年12月31日,1934年最后一天,中央政治局召開猴場會議。博古、李德企圖否定黎平會議的決定,與會者認為,黎平會議的決定是正確的,紅軍要無條件地執行。會議作出中央政治局關于渡江后新的行動方針的決定,提出“關于作戰方針以及作戰時間與地點的選擇,軍委必須在政治局會議上作報告”,實際上取消了李德的軍事指揮權。,地點:貴州猴場,猴場會議,截至此時,王明“左”傾錯誤統治全黨已達4年之久,給黨和紅軍造成了極其嚴重的損失。,還在中央蘇區時,許多干部就對中央主要領導人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產生懷疑和不滿,一些軍團指揮員在作戰電報、報告中提出批評意見,有些同志甚至同李德發生激烈的爭論。毛澤東等也多次提出自己的正確主張,但都沒有被接受。長征開始后,隨著紅軍作戰迭次失利,特別是湘江戰役的慘重損失,使這種不滿情緒達到頂點。,毛澤東在行軍途中對王稼祥、張聞天及一些紅軍干部反復進行深入細致的工作,向他們分析第五次反“圍剿”和長征開始以來中央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得到他們的支持。周恩來、朱德與博古、李德的分歧越來越大,也支持毛澤東的正確意見。這時,中央大部分領導人對于中央軍事指揮的錯誤問題,基本上取得一致意見。 在這種形勢下,召開一次政治局會議,總結經驗教訓,糾正領導上的錯誤的條件已經成熟。同時,中央紅軍攻占遵義,把敵人的幾十萬追兵拋在烏江以東、以南地區,取得了進行短期休整的機會,也為中央召開遵義會議提供了必要條件。,會議的過程和決議內容,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參加會議的其他人員: 劉伯承 李富春 林彪 聶榮臻 彭德懷 楊尚昆 李卓然 鄧小平 李德 伍修權,決議指出,政治上,“左”傾機會主義者提出“中間派是最危險的敵人”,沒有利用敵人內部的第一矛盾沖突,拒絕援助福建事變,喪失了打破“圍剿”的良機。,決議指出,在戰略轉變和實行突圍問題上,“左”傾機會主義者同樣犯了原則錯誤。“在蘇區內同敵人拼命抗戰、大量消耗紅軍的有生力量。退出蘇區變成了一種恐慌失措的逃跑的與搬家式的行動。在干部中群眾中關于這種戰略轉變沒有解釋,組織龐大的后方機關使行軍作戰受到困難,使所有的部隊變成掩護隊。,決議指出,決議批判,會議的歷史地位,遵義會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中共中央的統治,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會議。它在極端危險的時刻,挽救了黨和紅軍,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年達到成熟。,會議的精神內涵,列寧指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東方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的革命實踐結合起來,是東方共產主義者的一個重要任務。 在中國這樣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東方大國進行革命,必然遇到許多特殊的復雜問題,只有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實事求是,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重大問題,才能把革命事業引向勝利。,遵義會議期間,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正確解決關系中國革命前途命運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包括改組中央領導機構,結束“左”傾教條主義統治,確定中央領導核心等重大問題。 從此,中國共產黨進一步開創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制定符合中國革命實際的戰略策略,對中國革命產生深遠影響。,獨立自主地實行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 獨立自主地根據具體情況不斷變換長征方向, 獨立自主地確定長征最終目的地, 獨立自主地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獨立自主地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和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克敵制勝贏得抗日戰爭勝利, 獨立自主地領導解放戰爭贏得中國革命勝利, 獨立自主地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獨立自主地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獨立自主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重要原則。,從遵義會議到瓦窯堡會議,中國共產黨堅決反對和拋棄“左”傾教條主義和“左”傾關門主義,堅持把中國革命的命運與中華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把軍事上的戰略轉移與政治上的戰略轉變緊密聯系在一起,把長征“落腳點”的確定與建立全國抗日戰爭的前進陣地緊密聯系在一起,把奪取長征勝利同實現國內革命戰爭向抗日民族解放戰爭的戰略轉變緊密聯系在一起。,遵義會議和長征勝利實現中國共產黨“北上抗日”的戰略方針,有力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極大鼓舞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團結抗戰的信心和勇氣,為奪取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打下堅實基礎。,核心問題極為重要,核心就是旗幟,核心就是凝聚力,核心就是組織力,核心就是戰斗力,核心就是影響力。,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建設堅強成熟的中央領導集體,為中國革命順利發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奠定穩固基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大踏步趕上世界發展潮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建設堅強成熟的中央領導集體,領導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為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社會安寧提供了有力保障。,堅定信念、實事求是、獨立自主、敢闖新路、民主團結等都是遵義會議精神的應有之義。在中國革命危急關頭,全黨全軍不恐慌不懈怠不放棄,理想信念堅如磐石,“上下同心,其利斷金”。堅持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解決面臨的所有重大問題,獨立自主地決定關系中國革命前途命運的關鍵問題,開辟出中國革命新路。遵義會議既是發揚民主、集思廣益、凝聚集體智慧的典范,又是面對重大危機,萬眾一心,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眾志成城的典范。,結 語,2021年黨支部建設黨政活動黨史知識黨性教育輔導黨課,黨課 黨支部書記